七年级历史《西汉建立和“文景之治”》情景创设任务驱动教学思路 一、整体思路 以生动有趣且具历史沉浸感的情景为依托,精心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任务,引导学生自主探究、合作交流,深入理解西汉建立的背景、过程及“文景之治”的内涵与影响,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。 二、教学环节 (一)情景导入 1.多媒体展示:播放一段描绘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相争的视频片段,战火纷飞、民不聊生的场景生动呈现。画面中,百姓流离失所,田园荒芜,军队厮杀声震天。 2.问题引导:“同学们,视频展现的是秦末汉初的动荡局势,历经长期战乱,假如你是当时一位普通百姓,最大愿望会是什么?若你是新王朝统治者,首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?”由此引出新课。 (二)西汉建立 1.情景设置:创设“时空穿越,见证西汉诞生”情景。学生化身历史见证者,跟随刘邦军队,见证其击败项羽,建立西汉。 2.任务一:“开国之路探寻”。学生分组,依据教材及教师提供的相关史料,梳理刘邦战胜项羽建立西汉的关键事件与因素。小组代表以时间轴形式展示成果,分析刘邦获胜原因。 3.小组汇报与总结:各小组汇报后,教师总结刘邦善于用人、顺应民心等因素,强调西汉建立是历史发展必然。 (三)汉初局势与休养生息政策 1.情景延续:穿越至西汉初期,展示图片、文字史料,呈现社会经济凋敝,人口锐减,土地荒芜,物资匮乏。 2.任务二:“困境与对策研讨”。假设学生是汉初大臣,为解决经济困境向皇帝建言。小组讨论后形成书面建议,从农业生产、赋税、人口等方面阐述。 3.互动交流:各小组推选代表分享建议,其他小组评价。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课本中休养生息政策,理解其内容与意义。 (四)“文景之治” 1.情景再现:呈现汉文帝、汉景帝统治时期社会稳定、经济发展的相关史料,如农业丰收场景、商业繁荣记载。 2.任务三:“盛世成因探究”。学生分组探究“文景之治”出现的原因与表现,从文帝、景帝自身品质、政策措施等方面分析,完成表格梳理。 |类别|具体措施|效果| | ---- | ---- | ---- | |农业|轻徭薄赋,鼓励耕织|农业生产发展,粮食产量增加| |节俭|提倡节俭,以身作则|社会风气转变,节省财政开支| |法律|减轻刑罚|社会秩序相对稳定| 3.成果展示与评价:小组展示探究成果,教师评价并补充,强调“文景之治”为西汉鼎盛奠定基础。 (五)课堂总结 1.情景回顾:带领学生回顾穿越历程,总结西汉建立与发展关键节点。 2.知识升华:引导学生思考“文景之治”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启示,如重视民生、倡导节俭等。 三、教学反思 通过情景创设与任务驱动,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,主动探究历史问题。教学中需关注学生讨论深度与广度,适时引导;史料选取应更具针对性与趣味性,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。
|